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2-12-11
席大大在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中指出,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随着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新技术的涌现,我国工业发展再次攀登新高度。作为我国大中型、特种电机的创始厂、主导厂,哈电集团佳电股份率先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加快实施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不断促进数字科技与制造业相融合,用数字赋能持续带动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五年来,佳电股份牢牢把握国家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的部署要求,把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大力实施自动化智能制造“5+1”战略,持续推进生产及管理信息化建设,全力推动企业质量与效率双重变革,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这五年,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从国内电动机行业第21位,跃升到第2位;全员劳动生产率从20.77万元/人,提升到43.82万元/人;产品产量从660万千瓦/年,提升到1136万千瓦/年。
拼搏“十三五”,奋进“十四五”。佳电股份在制造到“智造”的蝶变中,实现了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的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由更大更多向能效提升的绿色转变,并始终向着“建设世界一流特种电机制造与服务企业”目标,加速推动“智能工厂”建设,方向坚定、砥砺笃行。
用“5+1”开启智能制造新路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席大大总书记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目前,信息技术已深入渗透各行各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对传统制造业形成了颠覆性影响。面对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新基建”,佳电股份不惧挑战、不畏革新、不断跟进,按照《智能制造发展规划》要求,积极探索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改革新路。
2017年,佳电股份提出“5+1”自动化智能制造战略;2018年,佳电股份实施了以机座加工自动化、散线绕组自动化、冲压自动化、装配局部自动化以及远程在线诊断中心为主的自动化智能化“5+1”项目;2019年,佳电股份引进机座加工自动线、散线绕组自动线、冲压自动线、端盖轴承套组合单元等先进装备;2020年,引进机器人喷漆自动线、摇摆冲落料线,实施整形冲自动化改造;2021年,佳电股份持续优化工艺参数和生产流程,自动化设备加工效率整体再提升40%以上。
这五年,佳电股份依托“5+1”自动化智能制造的全面实施,除冲剪车间各工序自动化覆盖率达90%以外,机座、端盖、转轴、绕组也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的建设目标,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2019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佳电股份在避免员工密集作业及复工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出自动化优势,车间冲槽自动线、整形自动线、下料自动线、扇形片自动线全线开工,产能恢复100%,顺利完成刚性计划95%以上。其中冲槽自动线是佳电股份首批自动化改造项目,可实现全自动生产线应用,是国内同行业中最先进的国产冲压自动生产线。该自动线同2011年以2500万元购买引进的德国万家顿直线七工位相比,价格直降96%,两条自动线只需一人操作,仅劳动生产率一项就提高5倍以上。
同样提高5倍以上的还有佳电股份目前采用的柔性化与智能化的机座加工新工艺。凭借多台套卧式加工单元、自动清洗、自动物流、AGV运输车、仓储、配套控制系统的机座加工自动线,在258种规格电机机座之间无缝转换生产,可实现整个机座12个工步的自动加工功能,并能连续24小时自动化工作以及4小时无人化生产,较传统工艺所需人员数量减少80%;加工圆度较传统工艺提高350%;同轴度较传统工艺提高400%;底脚平面度较传统工艺提高300%。2020年,电机机座数字化(智能)车间被省工信厅认定为黑龙江省数字化(智能)示范车间,企业工作效率与产品质量有了质的飞跃,智能制造水平与实力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数字赋能让制造更智慧
席大大总书记指出,要主动应变、化危为机,以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变革催生新的发展动能。加强数字化建设是发展所需。
五年来,佳电股份通过研究数字化车间信息模型、虚拟仿真设计与装配、信息安全等关键技术,研发出了融合设计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智能物料条码管理系统(IWMS)、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智能生产管理数据集成平台(MCS)、智能生产信息处理中心、设备联网监控系统、能效管理等智能制造系统。
伴随智能制造水平能力的不断提升,企业合同年均履约率也由2017年的70.86%提升至2021年的96%,企业年产能突破1100万千瓦,单月产量突破百万千瓦,企业高质量发展成果显著。
2017年,实施应用SAP、PLM系统,结合佳电生产特色和车间实际自主研发了车间信息化系统,形成了派工任务有来源、数量可管控、报工有记录的全过程管理;
2018年,建立生产信息可视化看板,实时展示日产量、月产量完成情况,可根据可视化看板帮助分析决策,及时调整生产策略,使生产信息直观、透明,生产响应措施和处理效率提升近10倍;
2019年,实施生产指挥调度系统,改变原有生产调度指挥工作方式,通过信息化手段高效提升生产调度指挥能力;
2020年,佳电股份一期、二期IWMS(物料条码管理系统)上线应用,实现了企业物料各个环节全过程控制的数据动态管理及信息流与实物流的同步统一,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结合,建立起标准化数字化仓储管理模式,收支效率提升 288 倍、关单效率提升 12 倍、盘点效率提升 8 倍、统计效率提升 7 倍、原材料成本准确率提升7%、公司重点原材料周转效率提升52%、库房利用率提升5倍以上。物料全周期智能条幅管理系统及大数据分析获得了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殊荣。
2021年,佳电股份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正式上线应用,整合客户信息资源,实现了订货信息统计、价格申请流程及项目跟踪信息化,形成了集售前、售中、售后为一体的完整的营销数据系统。
五年来,佳电股份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在完成SAP、PLM、IWMS、CRM等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基础上,还自主开发了MCS智能生产管理数据集成平台,二维码信息化管理系统,引进了设备联网监控模块并持续构建数字系统融合,整合数字资源,形成数字合力,不断推动企业数字化发展水平。
其中,佳电股份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算法、芯片等智能技术开发的“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电机远程在线运维服务系统”项目,成功入选2021年度全国智慧企业建设创新案例。
项目系统可利用大数据积累和人工智能算法进行诊断分析,实现对电机状态进行智能识别、对设备健康程度进行实时评估、对出现的电机故障进行智能诊断等全生命周期的智能管理功能,为电机装备的日常保养、维修维保、反向优化设计、设备改造升级等提供数据支持。同时系统项目的实施还可实现车间高能耗设备的在线监控和实时统计,实时查看消耗量、趋势、计量情况,对企业践行3060“双碳”发展目标,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通过项目系统的应用,生产制造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设备利用率与产量均获得显著提升,进一步推动了制造业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发展。
智能服务推动转型升级
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五年来,佳电股份加快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积极推行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建设,实施“智能电机系统与服务”科研开发工作。通过4G、5G网络运用,在电动机上安装智能感知系统,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智能诊断、高能效智能物联网节点架构设计、超低功耗工业边缘AI硬件加速芯片”等创新技术,佳电股份建设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即远程在线监测系统,可实现在线连续监测电机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及各种工艺参数,自动存储转速、振动、噪声、电流等数据,为电动机创建智能电机自身数字化全生命周期健康档案,为用户提供风险预警、故障定位、维修方案等“管家”服务。
五年来,佳电股份共为石油、石化、钢铁、煤矿等行业近40家客户安装了1400余套智能电机远程在线产品,持续为用户提供远程运维服务,共计提供智能分析190余万次,人工智能自动学习3万余次,有效进行了电机故障的大数据积累。在智能防爆电机行业研发领域率先迈出坚实一步,并依托工业互联网在线故障诊断平台和市场网络布局,实现了企业向现代制造服务业的转型升级。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未来工业的发展趋势已明晰,智能制造作为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手段,佳电股份将紧紧围绕集团公司“三商”转型发展,持续加快推进相关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智能工厂建设,用数字赋能促转型升级,为我国智慧电机发展源源不断注入佳电力量!